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分子生物学课程组线上教学总结
作者:   时间:2022-04-13   点击数:

2022年春季学期,由于新一轮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的教学不得不再次从线下转到线上。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每一位分子生物学课程组的老师都从课程思政和教学教法两个方面精心设计和准备线上教学。课程组老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挖掘课程本身蕴藏的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课程组形成了“一挖二筛三融合”的思政课程建设模式,将建设目标有效融入了课堂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方面,课程组教师根据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方式,用心设计教学环节,力争通过更加丰富的授课形式使同学们从学这门课,到学会这门课,再到喜欢这门课。

杨杞老师在新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限的学时内,以分子生物学最“核心”的内容为主线,注重基础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四种实例”,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同时通过“四种实例”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例如同时结合课堂测试督促学生学习过程。

王志林老师将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知识传授的同时了解知识背后科学家们的故事。另外,通过灵活应用雨课堂的课堂答题功能,使同学们边听课边答题,增加交互性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那仁格日勒老师将五花八门的线上教学工具进行了充分融合,使线上课程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让课题互动变得“So easy”。如利用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和腾讯会议结合,使线上课程犹如线下课堂般灵活生动,雨课堂的限时习题发送功能,让同学们在增加的一点点紧张气氛当中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除了雨课堂外,那仁老师还利用课程伴侣中为同学们发布作业,而“课程作业”模块中设置的“学生互评作业”模式,有效带动学生主动参与作业,使做作业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梁燕老师通过雨课堂的深度使用,使课堂“动”起来。一章结束后通过投稿功能督促大家回顾本章重点内容,而后汇总生成词云集大家的共同力量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课堂投稿、习题的无缝切换使同学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后布置的章节作业,通过语音讲解,使大家对知识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鼓励大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展示还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在DNA复制机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复制模型的制作和机制的讲解,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版权所有 bat365(在线)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电话:0471-4311429 传真:0471-4309242

E-mail:shengkeyuan8000@163.com